终有一别,转载,财新网

终有一别,转载,财新网

2023年12月30日,财新网发布“2023终有一别”,但很快遭到移除。根据微博网友转发截图可见,该文盘点了一年中过世的中外人物,第一个照片就是前总理李克强,第二张是基辛格,中间多人配以小照片或无照片。而文中配有大照片的人物还包括:江平、蒋彦永、高耀洁、朱令等。

终有一别,转载,财新网
2023年12月30日,财新网发布“2023终有一别”,但很快遭到移除。(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终有一别,转载,财新网
文中配有大照片的人物还包括:李克强、江平、蒋彦永、高耀洁、朱令等。(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网友并写道,“看着这一期财新的内容,想起某位名家说过,我们要站在世界看中国,而不是站在中国看世界。世界之广袤,我们要明白锚定效应。”

有不少网友感慨说,“看到截屏的最后确实有心”、“我知道文章看不到了,但是还是想转发纪念这过去的一年。”、“它们在怕什么”。也有网友表示,“他们怕什么?看,李克强与朱令同框……”、“怕真相、怕觉醒、怕民意”

值得注意的是,截止2023年12月31日深夜,创办财新传媒的胡舒立微博已被清空,原因不明。而海外社交媒体上近期也有不少有关胡舒立情况不妙的传闻,其中大陆前媒体人赵兰健也爆料,财新网内部朋友转来消息,胡舒立被中共国安部门约谈。但相关消息未能获得官方证实。

终有一别,转载,财新网
截止2023年12月31日深夜,创办财新传媒的胡舒立微博已被清空,原因不明。(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终有一别,转载,财新网
大陆前媒体人赵兰健也爆料,财新网内部朋友转来消息,胡舒立被中共国安部门约谈。(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公开资料显示,胡舒立于1998年创办《财经》杂志,并担任主编11年。她曾于1982年至1992年在《工人日报》担任国际新闻编辑和记者;1992年至1998年在《中华工商时报》任国际新闻部主任和首席记者;并于2001年担任香港凤凰卫视财经新闻节目总监。

2009年,胡舒立创办财新传媒,任总编辑。2018年1月,胡舒立卸任《财新周刊》总编辑,改任财新传媒社长。胡舒立现任财新传媒社长、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兼职教授,同时担任世界经济论坛国际媒体委员会委员、“全球联合之路”(UWW)全球理事会成员。

财新传媒被视为偏向自由派、改革派的重要媒体平台,也是中国大陆经营付费墙模式的媒体之一。

2023年12月22日,财新传媒的财新网报导了一篇有关甘肃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的新闻,当中提到积石山县灾情后的惨状,并指震灾区很多外表看似新房子,却因没钱装修,或图便宜,里面都不成样子,外表堂皇,里面全是贫穷与荒败。报导还引述韩陕家村村支书透露,2020年脱贫时当地人均收入8000多元,“疫情三年下来,不进反退”。该文疑因起底习近平“脱贫成功”谎言很快遭到审查。

终有一别,转载,财新网
甘肃省积石山县18日深夜11时59分发生6.2地震死伤惨重。(图片来源:微博)
终有一别,转载,财新网
甘肃省积石山县18日深夜11时59分发生6.2地震死伤惨重。(图片来源:微博)

2023年12月25日,属于北京财新传媒旗下《财新周刊》刊发一篇题为《重温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社论,不留情点出中国目前置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内外重重挑战,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才是光明大道,为此,“务必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同时直言当前民营经济增长乏力,社会预期转弱,财政金融风险显露,社会保障问题日益严峻等问题;并批评“一些地方和部门收缩性政策频出,伤害了企业,也削弱了市场预期。收缩性政策的背后,存在一套背离实事求是路线的治理逻辑和行为方式。”引发不少转载和议论。随后该社论显示被从网站上删除。

终有一别,转载,财新网
“财新周刊”25日刊出社论“重温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后,疑似遭到封杀。(图片来源:网络图片),次日即2023年12月26日,上海媒体《第一财经》刊出的包含了“我国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人口约为9.64亿”的文章也遭删除。该文被删前一度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第二名。

终有一别,转载,财新网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十八届、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原总理李克强,近日在上海休息,2023年10月26日因突发心脏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于10月27日0时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68岁。

终有一别,转载,财新网
前总理李克强2023年10月26日因突发心脏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于10月27日0时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68岁。
终有一别,转载,财新网
2003年8月8日时任省委书记的李克强在河南新乡调研。新华社
终有一别,转载,财新网
李克强2020年赴重庆市视察水灾。
终有一别,转载,财新网
李克强2017年访问澳洲时与澳洲前总督彼得·科斯格罗夫会面。路透社
终有一别,转载,财新网
李克强2020年在山东视察保就业 指「地摊经济」是生机。资料图片

李克强生前最后一次现身是8月31日参观敦煌莫高窟,当时的他看上去气色还相当不错。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不搞大水漫灌、不透支未来」,李克强出身共青团,担任三届政治局常委、两届总理,留下不少金句。去年中共二十大,外界本来猜测67岁的他可能转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不料名字没有出二十届中央委员名单,今年3月结束10年总理生涯,淡出政坛。

终有一别,转载,财新网
央视新闻联播晚上播出李克强的讣闻。

 

李克强简历:
1955年7月生:安徽定远人
197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学历: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经济学博士
1983-1998年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书记、第一书记
1998—2004年 河南省长、省委书记
2004-2007年 辽宁省委书记
2007年10月:中央政治局常委
2008-2013:国务院常务副总理
2013年3月—2023年3月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终有一别,转载,财新网
 

2014年5月4日,李克强在非洲埃塞俄比亚会议中心发表演讲时,引用了纪伯伦的一句诗词:“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彼时,陪同他出访的夫人程虹就坐在台下。这简短的以段诗,既道出了中国对外交往的颇多艰辛与感慨,又似乎隐喻着这对总理伉俪是一对知心爱人,一路走来虽是风雨兼程,他们却始终一往而情深……1957年,程虹出生在干部家庭,父亲程金瑞时任共青团河南省委副书记,母亲刘益清是新华社记者。文化大革命期间,17岁的程红主动到农村“插队”。1974年4月2日,她住进了河南郏县板厂村知青组,毗邻汝水。虽出身干部家庭,但她身上全无骄娇二气。她勤奋努力,两年后已经当上了生产队长。然而,那时的她,想不到的是,相隔几百公里之遥的大庙公社一位叫李克强的党支部书记会是她的爱人。她喜欢聆听汝河的水流动的声音,静静体悟生活之美。然而河流在带给她动人回忆的同时,也不忘带给她磨练。程虹和李克强都曾参与过汛期抢修水利,那些艰辛而又珍贵的经历,程虹在1994年8月1日《光明日报》发表的文章《难忘那片热土》中,也有过生动描述:“沿河岸向西行,便到了汝河大坝。手摸铁丝笼装着石头垒起的坝端,往事又浮上心头。当年汝河不安分的时候,发起洪水来简直像头猛兽。这道坝是由乡亲们和知青手推肩扛建起来的。曾记得那些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我们奋战在大坝上,用肩膀扛着装着沙石的稻草包加固大坝,泥泞中,有人摔倒了,爬了起来,又有人摔倒了,又爬了起来。那种劳动的热情或许会让今天十七八的少男少女们感到可笑。但是那毕竟也是一份真诚,谁又能说真诚的东西不是珍贵的呢?”同样,李克强也曾在村里修叹阿湾水库,从山里挑石块,肩头流着血。正是这些相同的经历,见证了青年李克强和程虹的成长,也为他们的感情发展打下了基础。

 

终有一别,转载,财新网
 

1977年,高考恢复,20岁的程虹考上了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同年,22岁的李克强以安徽滁州地区第二名的成绩被北大录取。也是在那一年,程虹正式修改了自己的名字,将原来的“红”改为“虹”。在李克强研究法治的时候,程虹在研究中国的山水田园诗。1982年,程虹和李克强大学毕业。李克强留在北大任团委书记,程虹在清华进修。在此期间,经朋友介绍,程虹与李克强相识。两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很多地方不谋而合,佳偶天成。不久之后,两人恋爱结婚。

当爱情照进现实,柴米油盐的生活始见端倪。由于李克强工作地点经常有变化,程虹要教书持家,两人两地分居成了常态。女儿出生后,李克强工作忙,小时候,女儿很依恋妈妈。以至于程虹在布朗大学访学期间,上小学的女儿因为太想妈妈,会在课堂上悄悄地流泪。家里有老人患癌了,李克强不能经常侍奉左右,在这艰难的5年间,程虹既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与翻译工作又要照料老人,陪她走到生命尽头。她用瘦弱的双肩担起了家庭的重担,为李克强提供了一个坚实而温暖的大后方。

人生旅途中的那些风雨磨砺,她甘之若饴。在写书序时,程虹专门提起对家庭的感激。“这个小家给我的温暖与欢乐使我更珍视赖以生存的地球大家园,使我充满激情投入写作中。”毋庸置疑,程虹是真正懂人生的人。她借美国女作家安妮·林登伯格的书《大海的礼物》中的一段话来诠释“人生重在经历”:“大海不会馈赠那些急功近利的人。为功利而来不仅透露了来者的焦躁与贪婪,还有他信仰的缺失。耐心,耐心,耐心,这是大海教给我们的。人应如海滩一样,倒空自己,虚怀无欲,等待大海的礼物。”

那些艰辛的时光都消磨在春去秋来、新老更替间,早年间挥洒的汗水与耕耘似乎仍历历在目,她早已收获了累累硕果。她,首都经贸大学的教授,早已被视为国内顶尖的美国自然文学研究专家。同时,她也是优雅而低调但又吸引了万千焦点的总理夫人。

更为重要的是,她还是一个优秀女儿的妈妈。程虹曾说:“教育好一个男人只是教育好了一个人,教育好一个女人就是教育好了一个家庭。”李克强与程虹不溺爱孩子,都十分看重对女儿的言传身教。李克强答应女儿的事情一定会做到,绝对不会失信。女儿长大后,非常独立有主见。对于女儿的成长,李克强夫妇显然十分满意与自豪。而在与印度领导人会晤中,李克强曾提到了宝莱坞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便是在女儿的建议下观看的。

程虹十分热爱家庭。在她的一次讲座中,她曾提及如何平衡学术与家庭关系的问题。在她看来,《论语》中“古之学者为己”中的“为己”就是指提高自身素养,坚守学者操守,而“今之学者为人”中的“为人”就是指在前者基础上,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做一个有担当的人。这显然也是她一向所秉持的原则,正是由于她在对学术的专注与对家庭的热爱中掌握了平衡,才会既收获了美满的家庭,又能著作等身。

2014年5月4日开始,程虹陪同她的丈夫、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前往非洲四国访问。当李克强把她介绍给工作人员时,他郑重地说:“这是我爱人。”,在公众面前灿烂亮相,她还把自己的人生家庭心得推广到朋友圈“首脑夫人联合会”。在一次会谈中,尼日利亚总统夫人提到女性要“走出厨房”,程虹则说:“我是一位大学教授,这是我的职业,我喜欢教学和阅读,但我也很喜欢在家做饭,给我的丈夫和女儿吃,这两件事可以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在穿着上,她注重简约和质朴,不喜欢过于显眼的首饰。在生活上,她崇尚自然、朴素和简约的生活,她的膳食选择也是如此。在访非期间的一次晚宴上,她特意为李克强挑选了一片大麦面包,告诉他这个健康。

她对爱人的照顾,自然而周到,一举一动都诠释了那三十载的相濡以沫。她就是李克强口中那个“陪你哭”的人,是与他相伴一生的人。她是个值得我们尊敬的女性,程虹就像一枝清雅的兰花般不急不躁、不枝不蔓、安静自然的生长、绽放着独特的灿烂芳华!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网络杂谈

十年了,我为什么移民美国

2021-5-27 22:10:27

网络杂谈

黎巴嫩寻呼机爆炸事件致9死约2800伤

2021-5-29 9:57:08

2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1. 虽然分手很久了,但是看到mv还是红了眼眶。尤其是两个人躺在床上分别翻看过去的样子,一模一样。

  2. […] 文章样式四:小图片为主的内容 […]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